当前位置:首页
> 开云网页版(中国)官方网站 > 媒体关注

中国有色金属报:“江西模式·宜春速度”造就“亚洲锂都”

——记江西省地质局宜春含锂瓷石矿整装勘查“大会战”

发布日期:2024-01-23 14:18

2024年1月23日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报  作者:吴俊华 叶利国

江西省地调院地质队员现场野外作业。

《人民日报》2023年11月28日报道,2022年度,全国锂矿新增储量主要来自江西,占增量的94.5%。这得益于宜春地区宜丰县—奉新县开展的锂矿找矿“大会战”。

“历时一年零三个月,我们共探获4处超大型规模、6处大型规模锂矿床,新提交锂矿资源量达920万吨。”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地质调查局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推进会上,江西省地质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的锂矿找矿成果令人振奋。

这项重大找矿成果极大地提高了中国锂资源在全球的比重,改变了世界锂资源格局,充分保障了我国锂资源安全,对江西乃至全国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加快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发挥地勘队伍地质找矿主力军作用,2021年5月,江西省地质局与宜春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启动宜春地区陶瓷土(含锂)矿整装勘查项目(以下简称宜春项目)“大会战”。江西省地质局共组织调动12支地质队、1200名地质队员、105台新式钻机进入现场勘查,累计完成钻探工作量30万米、测试样品16万余件。在整装勘查过程中,江西省地质局探索形成了“战略合作、整装部署、科技攻关、绿色勘查、快速突破、多方共赢”的“江西模式·宜春速度”,获得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的肯定。
     统筹规划 确保勘查顺利开局
     宜春锂资源分布广、储量大,勘查及钻探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江西省地质局高度重视,宜春市政府高位推动,双方共同统筹协调各方力量,保障勘查工作如期开展。
     江西省地质局分管地质矿产工作的副局长作为宜春项目总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组长;该局地质矿产处和各项目勘查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作为小组成员;下设专家指导组和综合研究组,确定专门的协调联络人员负责该局的协调联络工作。
    同时,江西省地质局会同宜春市政府成立了市、县、乡、村四级协调领导小组(专班),明确了分管领导、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严格执行《宜春市财政出资地质勘查项目管理办法(暂行)》《宜春市财政出资矿产勘查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项目管理办法,认真做好项目立项审批、设计审查审批、预算审核、任务书下达、成果审查验收等工作。
  针对160平方千米的大面积勘查区域,宜春项目领导小组将其划分为6个区块,根据各地勘单位的技术能力和熟悉程度,合理分配、统一协调组织地质勘查、钻探施工、采样和实验测试、安全生产等各方面工作。
  为了保证工程顺利推进,各项目部积极与周围乡镇村民沟通并获得了他们的支持,有效地保证了现场施工进度。
  “大会战”伊始,各项目部就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大会战”期间,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组成“党员先锋队”,主动担当作为,勇挑重担,不惧严寒酷暑,始终战斗在任务最艰苦、最繁重的地方。该局第五大队党员肖军军,主动承担起任务最重的钻探编录工作,带头创新制作出一套可快速计算编录分层数据和样品布设的实用电子表格;江西省地调院基础所党员张福神,接棒当好项目组的“指挥官”,与业主对接、跟专家沟通、同村民协调,全力做好内外协调关系,全程把控项目进度……事实证明,各项目部临时党支部、“党员先锋队”,是“大会战”顺利完成的一个关键因素。
   创新驱动 跑出勘查“加速度”
  宜春项目领导小组瞄定项目难关,组织专家组研究成矿理论和找矿方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利用新方法不断提升项目施工效率,持续在技术设备、资源保障、人员配置、安全生产等方面下功夫,大力推进项目加速前行。
  ——综合运用多种找矿技术。“大会战”中,区块项目实施单位确定后,宜春项目领导小组组长召集各单位总工程师和主要技术骨干,深入探讨该项目的成矿模型和找矿模式。在该项目启动时,江西省地质局安排自有资金进行项目科研攻关,并根据成矿模型,确定了新的找矿方法,通过高精度重力测量、高精度磁测和高光谱遥感,对找矿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进行了试验。
  ——实行“三统一”“四保障”。各项目部在设计、野外工作、实验测试方面,统一地质体认识、勘查技术方法和实验测试标准,做好技术人员、勘查设备、实验测试、后勤服务保障,合理调配资源,及时解决困难,全力保障后续钻孔的施工。
  ——发挥专家重要引领作用。在宜春项目立项论证、实施方案的确定、成果报告编制等关键环节,该项目领导小组组织熟悉宜春地区地质情况的专家进行把关和指导,以保障选区的有效性和实施方案的可行性,确保高质量成果报告的提交。在宜春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重大技术问题时,该项目领导小组及时组织专家前往现场予以指导解决。
  ——有效激发人才活力潜力。“大会战”期间,宜春项目领导小组与江西省地质局工会联合组织开展了“六比六看六提升”劳动竞赛,大力营造比学赶超劳动氛围。为每名地质队员发放《江西省地质局健康安全环保地质勘查指南》,要求全面按照绿色勘查标准进行勘查施工,有效地激发了野外一线人员的绿色勘查热情,保证了勘查工作的质量、成果双佳。
  ——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在宜春项目的施工现场,漫山遍野都是正在钻进的钻机和施工机台。百余台钻机同时作业,施工人员生活、工作都在山上,安全环境十分艰苦。每个项目部配备1~2名专职安全员,每天上山宣传,念好“安全经”;对新修的山路和机台一一检查,做到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在疫情防控阶段,按照江西省地质局、地质勘察队的要求,施工人员建立了人员台账,做好了项目有关人员进出管理和监控,在整个勘查期间,不仅如期完成了工作任务,还做到了零安全事故,实现了勘查工作的可持续。
  勘查队伍中,有刚毕业的大学生,有经验丰富的地质高工,有不畏艰难、主动请缨的制图组女同志们……不同地质队、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地质技术人员凝聚在一起,在短时间内迸发出强大的战斗力。随着一个个钻孔的施工,全盘工作深入开展,勘查任务也按预期逐步完成。
   快速突破 实现多方共赢
  开钻起钻、调配泥浆、取心采样、钻探记录……在宜春项目实施期间,地质队员们离家舍亲,每天周而复始地奋战在项目一线。
  要把项目实施好,地质队员们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技能,更需要技术团队有着勇于啃“硬骨头”的拼搏精神,灵活应用新思维、新方法、新技术,在规定期限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在勘查技术方法和手段上,宜春项目领导小组明确要求使用新型液压钻机。该钻机一般每天可钻进120~170米,比传统钻机台效率提高3~5倍,而且平整机台面积小、用水少,地表植被破坏少,搬运转场方便,极大地缩短了野外作业时长。
  在测试数据软件选择上,宜春项目领导小组要求各野外负责勘查单位必须装备三维数据软件。该软件可以将计算储量时间由原来的3个月缩短至1天,为储量报告评审通过、取得采矿许可证赢得了大量时间。
  在勘查过程中,根据勘查进展,宜春项目领导小组及时安排水文地质与矿石成分的详细研究、矿石选矿试验研究,开展矿床伴生有用组分的品位论证、矿山开发的可行性研究等,大幅度减少了技术工作的重叠时间,实现全部作业“并联”。
  各项目部还根据遇到的实际困难,奇思妙想破难题——
  第五大队石家里西段项目负责人张家琪,带领团队研发了改良切割机。改良后的切割机大大提高了地质钻探岩心编录及采样的速度,该成果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第四大队项目部在钻进过程中遇到裂隙,全孔漏水。他们巧用锯木屑遇水膨胀的特性,将其投入孔内,成功堵住了缝隙,解决了钻孔漏水问题。
  地调院基础所项目部把钻探任务分成4个标段,对钻孔编录工作实行责任承包制,利用“单兵作战”的工作方法,加快项目推进。
  此次“大会战”,江西地质人作为亲历者、见证者、贡献者,展示了新时代地质工作者不一样的风采,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忠诚、奉献、坚韧、卓越”的江西地质精神,丰硕的锂矿找矿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宜春锂电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
  此外,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宜春项目也实现了多方共赢。超大型锂矿资源基地的发现,使我国再也不会因锂矿资源的缺乏而被外国“卡脖子”“要高价”;江西省新增了一个有望突破万亿元级的大产业;江西省地质局找矿工作取得了耀眼成绩,并在此次找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高发热花岗岩的成岩找矿理论,由此找到了更多新的锂矿床;宜春市以资源招商,带动锂资源全产业链发展,可进一步促进投资、就业、税收,带动人民富裕……
  目前,宜春市共有锂电新能源投产企业238家,涵盖锂矿开采加工、正负极材料、隔膜、锂离子电池及配套、电池回收等完整产业体系,形成了“锂资源—锂盐—锂材料—锂电池—锂应用—锂回收”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可以预见,有了丰硕找矿成果的资源保障,宜春市乃至江西省的锂相关产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